英维克业绩增长有奥妙
英维克(002837.SZ)是一家精密温控节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商,2016年12月底, IPO募集资金3.60亿元。上市后,英维克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一直在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三项数据仍达到均衡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4.17%、40.12%、40.23%,均为上市以来增长第二快。
但三季度开始,公司业绩萎靡不振,营业收入微增长,利润微降。
2020年英维克是否还能保持增长的势头?之前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三家子公司一台戏
英维克的利润主要来自三家子公司:深圳市英维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英维克软件”)、深圳市英维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英维克信息”)、上海科泰运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泰”)。
英维克软件成立时间最晚,发展最猛,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注册资本100万元。英维克软件主要从事温控产品相关的嵌入式软件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67万元、净利润3981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67.86%。2019年分别为1.80亿元、净利润1.19亿元、销售净利润率为66.25%。2020年上半年9334万元,净利润6288万元、销售净利润率为67.38%。
同期,英维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0亿元、13.38亿元、6.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61亿元、7594万元。不难看出,暴利的英维克软件已经迅速成为英维克的主要利润来源。天眼查显示,英维克软件2017年至2019年缴纳社保人数分别为15人、11人、52人,算下来,2018年人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1.28万元、306.24万元,2019年分别提升至571.72万元、378.79万元。从缴纳社保人数来看,英维克软件员工比较少,为什么人均可以创造如此丰厚的利润?
英维克信息也是英维克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从事温控产品相关的嵌入式软件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净利润9009万元。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74万元,净利润3800万元。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29万元,净利润2399万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3万元,净利润1041万元。
自从英维克软件成立后,英维克信息的业绩变得越来越差,这是后浪推前浪?2017年、2018年其缴纳社保人数分别为45人、64人。没有查到2019年数据,难道还没有年检?
另一家子公司上海科泰是由英维克并购而来。英维克在2016年12月底上市,半年时间就火速并购,2017年7月起因重大事项停牌并开始筹划本次重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英维克终于在2018年5月以3.15亿元(股票+现金)收购上海科泰95.0987%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海科泰成为全资子公司。英维克主营业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车用空调、客车空调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
对于本次收购,英维克表示,公司和上海科泰属于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制造业,二者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从业绩来看,似乎验证英维克当初的预期。上海科泰的业绩越来越好。收购前,2015-2017年6月上海科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65万元、1.19亿元和 4904万元(下半年收入占比较高,2015年、2016年下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均在70%以上),实现净利润250.47万元、988.18万元和206.86万元。收购后是这样的:2018年5-12月、2019年、2020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2.72亿元和1.40亿元,实现净利润2375.38万元、3019.38万元和2011.62万元。有望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英维克软件是怎么做到爆发性增长的?英维克信息为何在英维克软件成立后开始走下坡路了?上海科泰为何收购前后变化如何之大?
介入新能源车用空调业务
为进一步完善在精密温控节能设备细分行业领域的产业布局,英维克希望能快速切入在新能源客车空调市场领域,而上海科泰针对当时深圳大规模启动的新能源客车空调市场,也在积极寻找介入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2014年10月、11月英维克先后以180.77万元认缴上海科泰增资额71.41万元,以289.23万元价格受让上海科泰原股东持有的3.0162%股权,占比1.8851%。与此同时,英维克当时的第二大股东上海秉原、第七大股东北京秉鸿互为关联方,这两位股东的关联方河南秉鸿生物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秉鸿嘉豪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也参与增资与股权受让,分别持股上海科泰13.5571%、12.1275%。
三者合计拿下上海科泰30.59%的股权。不久后的2015年1月,英维克与上海科泰协议共同投资深圳市科泰新能源车用空调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科泰”),上海科泰同意深圳科泰使用“科泰”作为公司字号,并将其注册商标排他许可给深圳科泰使用,许可期限为深圳科泰注册登记之日起15年。
英维克的新能源车用空调业务正式起航。2015年至2017年,该业务分别贡献营业收入1699.41万元、8773.31万元、8951.9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8.12%、27.35%、39.42%。上海科泰也非常给力,2015年向深圳科泰购买新能源车用空调及配件1584.55万元、向英维克信息采购16.24万元软件。2016年、2017年,分别采购1158.29万元、1475.20万元,从2018年开始,英维克没有单独披露该业务数据。
然而,深圳科泰2016年缴社保人数为零,2017年为105人。为何缴纳社保人数增加百人,而营业收入仅仅增加几百万?2016年深圳科泰无人缴纳社保,这么多收入是如何产生的?深圳科泰及上海科泰之间的关联交易可靠吗?
募集资金疑点重重
2020年7月,英维克披露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将用于以下项目: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4.2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1.76亿元。
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拟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英维克在中山市实施。据公司披露,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公司机房 &机柜温控节能产品、电子散热产品及压缩机等精密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符合公司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不过,2016年IPO的投资项目之一,精密温控节能设备产业基地项目却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当初预计建设期为24个月,可实现年均净利润4673.70万元。为保证募投项目正常实施,公司根据项目实际建设进度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1893万元(截至2017年1月末)。 但募集资金到位后,英维克的投入并不积极,2017年累计投入3467万元,扣除预先投入,2017年2月至12月才投入了1574万元。2018年上半年投入674.35万元,截至当年6月末,累计投入4141.73万元,占承诺投资总额的24.96%。24个月建设期即将期满,而投入这么少,英维克在2018年半年报依然披露项目可行性不存在重大变化。
到了2018年11月,英维克发布披露《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变更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部分募投项目结项的公告》,声称该项目前期的建设投资已基本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了部分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工具及办公设备,能够基本满足公司目前的产能需求,后续拟缩减投资规模。截至2018年11月14日,该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6438.95万元(包括应付未付金额),剩余募集资金总额1.09亿元(含理财收益和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的净额716.50万元)拟不再投入该项目。
缩减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处的精密温控节能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和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客户对供应商产品功能、质量和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业方面,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的行业不断发展,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增速远高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对产品的技术功能要求更高;在产品方面,与传统的机房专用空调相比,技术含量更高的列间空调、微模块系统、 蒸发冷却系统的比重大幅提高。
但是,在招股书的描述中,该项目意义重大:基于公司领先的研发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良好的业界口碑,公司订单潜力依然十分巨大。与此同时,下游行业的发展,如通信行业4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将为公司发展带来极佳的发展机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产能将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为下一阶段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16年,英维克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较2015年增长23.0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81万元,较2015年增长5.90%。对于业绩,英维克年报中表示,2016年,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凭借各种优势不断扩大营业收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业绩实现了健康的发展。
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从营业收入来看,还挺好,有两位数的增长,而销售量却仅仅增长了3.42%,远远低于11.68%的产量增幅,导致2016年末库存增加了121%。
产量与设备
因IPO投资项目精密温控节能设备产业基地项目大缩水,从原计划总投资 1.66亿元到实际投入6438.95 万元,但并没有阻挡英维克的产量大幅增加。
2015年至2019年,英维克的生产量分别为95921台、109256台、145692台、134734台、214766台(含上海科泰,但其数量只有几千台)。几年时间,产量翻番。2016年至2019年,英维克(不含上海科泰)新增机器设备不超过2000万元,而产量却增加10万台以上。
而招股书显示,IPO募投项目精密温控节能设备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产能53500台,需要投入4397.70万元。后来英维克大幅减少IPO募投项目投入,只需不到一半的资金就实现了产能翻倍。
不到2000万元的新增机器设备投入真的可以增加10万台产能吗?如果从IPO项目预算来看,这是行不通的。从2015年的产量近10万台及机器设备原值不足1000万元来看,好像也没问题。但如此一来,IPO时的项目预算岂不是严重夸大?也无需募集那么多资金?
上市之后,英维克对房产投入非常大方。2016年末,英维克的固定资产原值只有不足1820万元,而到了2019年末大增至2.39亿元。房屋及建筑物从无到有,2019年末达到1.68亿元,占固定资产原值的7成以上。
但英维克的机器设备投入远少于同行。松芝股份(002454.SZ)2019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5.61亿元,其中机器设备(专用设备)原值6.42亿元,占固定资产原值41.12%。依米康(300249.SZ)固定资产原值2.74亿元,其中机器设备原值6590.18万元,占固定资产原值24.02%。英维克固定资产原值2.39亿元,其中机器设备原值3975.88万元,占固定资产原值16.63%。三家上市公司的2019年营业收入依次为34.06亿元、11.79亿元、13.38亿元。
工业4.0已经到来,英维克看上去没有与时俱进的样子。
新募投项目旧瓶装新酒?
最新的定增预案显示,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华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主要生产机房&机构温控节能产品、电子散热及压缩机等精密加工产品。本项目总投资44487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2378万元,项目建设期36个月。
英维克表示,本次项目生产温控节能设备是对公司现有主营产品的扩张。电子散热产品属于公司已经开展的新业务,但目前营收占比较小。压缩机属于公司现有主营产品温控节能设备的核心部件,经过多年的生产积累,公司基本上掌握了生产工艺流程,但限于公司产能,历史上主要通过对外采购。
如果仅仅以扩产进行募集资金,英维克就有些不好办,毕竟当初IPO时的相关项目后来缩水太多,且产能翻倍的实际投入并不大,但加上电子散热产品及压缩机,无疑让本次募集资金更加高大上,特别是压缩机,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英维克提及,“限于产能,历史上主要通过对外采购。”但公司并没有具体解释为何限于产能。账面显示,英维克这几年货币资金也不少,2017年至2019年末,货币资金分别为4.81亿元、3.41亿元、4.52亿元,其中受限的资金也不多。上市以来在房产方面投入了1.68亿元。要技术有技术,要资金有资金,要场地有场地,为什么还受限于产能?
本次定增申请已经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最受瞩目的压缩机项目将会上演怎样的精彩?会成为英维克未来业绩的扛把子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从公司历史来看,IPO募投项目虎头蛇尾,2018年购买资产发行股票目前看来效益还不错,但等到2021年没有业绩承诺压力下的上海科泰真正的表现又如何?
远超同行的税收返还
英维克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快速增加,远超同行。2013年至2019年,英维克的这一指标分别为388.88万元、375.41万元、781.14万元、968.15万元、1020.14万元、423.89万元、1567.48万元。数千万元的退税,英维克的软件业务到底有多少优秀?最近三年,2016年至2019年,松芝股份没有增值税即征即退,依米康分别为122.98万元、318.08万元、371.09万元。
除了增值税,英维克在所得税方面收获颇丰。英维克软件从2017年获利年度起,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018年英维克软件就省了上千万企业所得税,让英维克的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上一篇:房贷新政实施 房地产面临分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